吸音隔音大不同
吸音不等於隔音
想改善噪音,得先釐清空間的聲學需求是吸音還是隔音。我們先來了解聲音是如何傳播的,當聲波打到障礙物的表面,會發生三種現象:
1.部分聲音能量,透過或沿著障礙物傳過去
2.部分聲音能量,被障礙物反射回來
3.部分聲音能量,被障礙物吸收
「吸音」就是發生在上述第三點,在單一空間內使用適當的吸音材料,可以讓更多聲音能量被吸收,以減少空間內的聲音傳遞或反射,改善室內噪音、迴音、混響問題。但若是室外的噪音源傳進來,吸音材料並不能有效隔絕。
「隔音」就是針對兩個空間的音源干擾來改善,以足夠密度與厚度的隔間牆來阻絕相鄰空間的聲音傳播。
吸音材料與隔音材料
吸音材料通常是多孔、稀鬆的結構,最常見纖維狀或顆粒狀的表面,以增加對聲波的摩擦力,削弱聲波能量,達到吸音作用,但無法降低室外傳進來的噪音。
隔音材料為了能有效阻擋聲波的傳遞,必須是密實無縫隙的材質,讓大部分的聲音能量只停留在單一空間內。然而隔音材料多半不具備吸音性,故可能因反射性高而使室內有混響問題。
良好的室內聲學設計,除了把關建築結構,應善加利用吸音與隔音材料的相互搭配,施作複合牆面或天花板,讓空間兼顧高度吸音性與隔音性。
吸音與隔音的常見聲學指標
可利用「吸音係數」判定物體的吸音能力,吸音係數依材質本身的特性而有所不同,包括多孔性、彈性係數、內流阻力及厚度;也會受外部因素影響,如聲波頻率、聲波角度(聲波垂直碰撞物質表面時吸音率最大)及吸音材安裝的方法。
隔音可以用「傳送損失」(TL) 來測量,廣泛定義為音源與接受者間的隔間牆所測得的聲音衰減量。TL會隨著聲音頻率而變化,由於高頻的波長較短,較容易被一般隔間牆阻隔,故相同的一道隔間牆,其傳送損失(TL)會因頻率增加而較高,也就是隔音值較好;相反地,頻率較低則傳送損失也會隨之下降,因為低頻的波長遠大於一般隔間牆的厚度,不易被阻擋。